生活中,人们在受伤或手术后,部分伤口愈合后会出现又红又硬、明显凸起的疤痕,这就是疤痕增生。同样是受伤,为何有人愈合后疤痕不明显,有人却会出现增生?这与身体的伤口修复机制及多种影响因素密切相关。
皮肤受伤后,人体会启动一系列修复过程。首先,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形成血栓,从而达到止血目的;随后,白细胞发挥免疫作用,清除伤口处的细菌和异物,防止感染。当伤口环境稳定后,成纤维细胞开始大量分泌胶原蛋白,填充伤口并逐渐形成疤痕组织。在正常情况下,疤痕组织会逐渐成熟,质地变软、高度降低,最终趋于平整。但如果修复过程出现异常,成纤维细胞过度分泌胶原蛋白,就会导致疤痕组织过度生长,引发疤痕增生。
个体的体质差异对疤痕增生影响显著。具有疤痕体质的人群,其身体对创伤的修复反应更为强烈。即使是轻微的皮肤损伤,如蚊虫叮咬、痤疮愈合后的小创口,成纤维细胞也会大量增殖,分泌超出正常量的胶原蛋白。这些过量的胶原蛋白堆积,会使疤痕不断增大、隆起,甚至超出原伤口范围,形成疤痕疙瘩,同时还可能伴随瘙痒、疼痛等不适症状。
伤口自身状况也是决定疤痕是否增生的关键因素。深度大、面积广的伤口,以及受伤后未及时处理而发生感染的伤口,会刺激身体启动更强烈的修复反应。身体为了尽快修复破损皮肤,会促使成纤维细胞加速增殖,从而导致胶原蛋白大量产生并过度堆积,形成增生性疤痕。此外,伤口缝合不整齐,会使愈合过程中皮肤组织受力不均;伤口在愈合阶段反复受到牵拉,这些情况都会干扰疤痕组织的正常修复,增加疤痕增生的可能性 。
年龄和受伤部位同样与疤痕增生有关。青少年新陈代谢速度快,细胞更新活跃,伤口修复能力强,但也正因如此,修复过程中细胞容易过度增殖,相较于成年人,其疤痕增生的发生概率更高。而胸部、肩部、关节等部位,由于日常活动频繁,皮肤持续处于牵拉状态,疤痕组织难以稳定形成,也更容易出现增生现象。
了解疤痕增生的成因后,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预防。受伤后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洁消毒和规范护理;疤痕体质人群更需谨慎对待皮肤损伤。若已经出现疤痕增生,也不必担忧,通过药物治疗、激光治疗、手术干预等多种手段,能够有效改善疤痕状况,促进皮肤恢复平整。